当前位置:首页 > 宗祠文化  >> 关于家谱知识初探(一)
02日

关于家谱知识初探(一)

编辑:孝感万氏 时间:2013年07月02日 围观者: 2,051 人

                                 关于家谱知识初探(一)

                                             作者   海之果   重庆万均凯

一. 家谱是什么

      家谱是以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线索的历史记录,是人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轨迹图谱,是以同宗共祖血亲集团的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实际的历史记录。是氏族繁衍的产物与载体,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家谱又称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根据家谱传承、记载方式的不同,其种类通常可分为:结绳家谱、口述家谱、甲骨家谱、青铜家谱、石碑家谱、书本家谱等。如古代东北鄂伦春人,就是在马绳上打结记载,十几个结就是十几代;从黄河流域出土的甲骨文,大多是记载祖先的活动;青铜家谱是铸在青铜器上的,也称金文家谱;刻谱于石的为石碑家谱。书本家谱种类繁多,约有4万多种。此外,还有挂在墙上的布谱、刻在塔上的塔谱等。

      家谱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脱胎于商周时期的“世纪”、“世表”、“世系”、“世本”等谱学通书;周代设有专官,“周礼”春官下置小史,主要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和事迹;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东晋时设有谱事郎,掌邦、国、志、记和谱系;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编研宗谱成为专门之学,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官铨选的主要依据。隋唐五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修转入民间,此时编纂家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提倡亲亲之道。明清时期,地方宗族掀起编修族谱的高潮,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每次修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上海市图书馆谱牒专家王鹤鸣先生将家谱发展沿革概括为:先秦时期:家谱萌芽;魏晋南北朝:家谱兴盛;唐代:家谱发展;宋代:家谱功能转折;明清以来:家谱普及;近50年:家谱续修。

家谱中有哪些内容?其基本体例有16种:

        1、谱名。为了防止混淆,常把地名加在谱名前,如《合肥李氏宗谱》、《韶山毛氏宗谱》、《濡须万氏宗谱》。

        2、谱序。概括本族来历、姓氏源流、人口迁徙、修谱经过、修谱理论宗旨等。既有修谱者自序,也有请名人作序、作赞的,历次修谱的序言、赞语均收录其中。

        3、凡例。规定修谱的原则和体例。明清时期女儿不能入谱,媳妇可以入谱。民国时期有所变革,现在新修的男女均可入谱。

        4、遗像。收入老祖宗和重要祖宗的遗像,旁边配有文字赞语。

        5、恩荣录。记录本家族受到朝廷和皇帝的赐匾、赐字、封号等。

        6、姓氏源流。姓氏来源、迁徙路线、分支情况等。

        7、族规家法。忠孝节义,三从四德、禁赌禁娼,婚嫁墓葬等。

        8、祠堂。建筑规模、地理位置、兴建维修时间等。(示意图)

        9、世系。从古到今,始祖、世祖、一世、二世、分支等,并将姓名字号一一列表。

       10、传记。本家族名人、忠臣、孝子、烈女等都要立传。

       11、族产。记载家族的坟地、学田、义庄、山岭等。

       12、契约。家族打官司、过继、卖田、分家、婚嫁、邻里纠纷的文约、契据等。

       13、坟苑。祖坟方位、朝向、四界等。

       14、艺文。辑录祖宗的著作、诗文。

       15、字辈。姓名中的辈分排行。

       16、领谱字号。领谱中的字号,即规定一套谱印多少份,按房头、依字号领取,并负责保管,多余两部放在祠堂里。历史上家谱严禁传出,只能内部传阅,平时放在堂屋香龛上供起来,以示对祖宗的尊敬。

       此外,家谱还有其它体例形式,明谱在因袭欧式横排,苏式纵列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体例,这是进一步吸收正史和方志编纂成果的重要体现。从以上这些体例可以看出,方志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本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罗列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家谱与国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

二、家谱的价值和意义

       从家谱的历史看,在宋代以前为官修,官修的作用为政治服务,为政府用人服务,为仕家大阔服务。宋代以后是私修,是民间自发的编修,主要起道德作用,联系宗族,维护族权,为宗族部落服务。用现代的观点看,家谱是姓氏文化的主要载体,而姓氏文化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弘扬民族精神、继承民族文明、凝聚人心、促进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文化交流,推进中华民族的进步与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家谱文化进行扬弃,推进文化与时代接轨,与现代发达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融合,使之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辛亥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论述民族主义的时候曾多次提到家谱。1905年,他在日本同盟会上讲话时说:“族谱记述着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大团结扩展到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才具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该加以利用”。

       1912年5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回到广东,参加孙族恳亲会,他发表演讲说:“四万万同胞都是我们黄帝的子孙,在开始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姓,生息繁衍。有了姓氏以后也有了家族,而后成为国家。有家才有国”。毛泽东主席过去在搞农民调查时,就使用了很多家谱。他在1958年曾说过:“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可见他对家谱资料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

       最早的书本家谱距今只有千把年。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族谱文化无论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年代,还是政局动乱、经济萧条的岁月,家谱的编纂与传承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为什么谱牒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家谱文化是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学术资料价值。它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著名的历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族谱家谱融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伦理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经济学于一炉,对家族制度、婚姻制度、社会制度的研究,都能提供重要的资料。它以氏族人物为迳,沿迁徙之迹,上溯远古,旁及八荒,而超越时空界限,并且与国史、方志相通而互异,相异而互补,三位一体构起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厦。

       其二,家谱文化是传统文化,具有文物保护价值。

       自宋代以后,家谱的编纂在民间普及,许多民族、支系一修再修,多种版本相继问世,家谱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物。家谱中记载着大量的人文、经济、法律、族规等文献资料,还有图、文、表以及部分实物,经过整理,可以保护历史文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物价值。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图书馆,集图书情报为一体的图书馆,而令人惊叹的还是中国家谱,约占世界上现存家谱的三分之一。仅家谱原件就有15700多种,是世界藏谱最多的一家,覆盖22个省(市),250多个县(市),收藏姓氏达到328种。年代最早的是宋内府写本《仙源类谱》。保存最完整的是明成化四年的《太原王氏大统宗谱》。上海图书馆收藏家谱,已成一座正在开发的“金矿”。(这得益于老馆长顾廷龙先生。1931年春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文学院国学系,后考入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50年代当馆长。“大跃进”、“文革时期”扫四旧,人家一麻袋一麻袋地送到造纸厂,他却组织人员到废旧商店、造纸厂一板车一板车往回拉,得到及时整理抢救。)

       其三,家谱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具有道德教化价值。

家谱是一座古往今来同族人群有序刻名的巨碑,它为芸芸众生集体留名,以最广泛的大众为书写对象,无论官民,贫富,都在世系图上占有一席之地。无数平头百姓,一生默默无闻,但都能在家谱上“人过留名”。家谱的家法、族规,有不少封建的东西,但也有很多东西可以借鉴,加以继承。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和睦、戒止奢侈、崇尚节俭、禁止赌博等,这些都是芸芸众生做人的规范。家谱里面也有很多伦理思想、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振奋精神、兴修水利的奉献精神等,今天也可以吸收并发扬。现在,新的五好家庭手册、新的乡规民约等,许多内容就是从家谱中扬弃而来的。所以,家谱文化是典型的“以人为本”的大众文化,这也是它能千古承传,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其四,家谱文化是和谐文化,具有寻根问祖的价值。

       各姓氏族谱、家谱的主旨之一就是敬祖、收族、睦族。家谱文化是典型的儒家文化,它兴于“治”、毁于“乱”;成于“团结”,败于“分裂”,其核心的社会功能就是促进姓氏家族的和睦、团结,促进爱国精神,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孙中山先生曾说:“欲兴民族,先从团结宗族入手”。毛泽东主席1958年回韶山时说:“祖宗不敬,谈何爱国?”因为历代都把敬祖体现在修谱上,所以古有“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不修谱不为孝”之说。著名女作家冰心为《家乡横岭谢氏族谱》作序指出;“族谱是承上启下的家族历史。对家史的注重与关怀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国学大师季羡林(今年6月去世)在强调姓氏重要性时写道:“治中国历史而不注重姓氏研究,是根本不行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陆定一生前总结姓氏的重要性时指出:“姓氏是团结的象征,姓氏有纪念意义,姓氏存地望考证,姓氏藏故事由来,姓氏富民族的溯源。研究姓氏可证历史之误,可解古人之疑,可壮今人之志,可树道德之风,也可通古明今。研究姓氏乃是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之美德,树立社会主义伦理新风尚的一件大事,望广大姓氏爱好者共勉。”可见弘扬族谱家谱这一文化是振兴中华美德的需要,是民族大团结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谱里面最重要的是世系脉络,要查自己的老祖宗、始祖、世祖、上几辈的生命传承基本情况,只有家谱资料里面有。1989年10月,邓小平的五妹邓先芙、女儿邓榕专门回到四川广安,看望老家的后代,找到了《邓氏家谱》(谱中字辈排序:以仁存心,克绍先型,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绍”字辈。小平的兄弟姐妹为“先”字辈,小平原名邓先圣,读书时,老师说圣人是孔子,“先圣”不妥,改名邓希贤,参加革命后改为邓小平),根据《邓氏家谱》寻根谒祖,找到了邓小平父母的坟墓。为邓小平妹妹和女儿寻根问祖提供了重要依据。香港“船王”包玉刚从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包氏族谱》中获悉,包拯是当代船王的先祖,血脉相承,血浓于水。一位姓苏的老人在查阅家谱时得知自己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后裔时,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炎黄子孙形成了一股寻根热潮。要认祖、看家谱已成了一种寻根的共识。

       其五,家谱的开发是一项“人心”工程,编篡家谱功德无量。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华厦文明源远流长,诸多家族种姓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家谱是维系中华民族和亲情的纽带,进一步开发谱牒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同一系、本同一源的炎黄子孙及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但家谱有什么缺限呢?因为家谱产生于宗法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勿庸讳言,产生一定的弊端。如封建专制思想:重男轻女、封建迷信、三从四德、家规大于法,以及攀附假托等……又比如书善隐恶。史志是善恶并书的,家谱却书善不载恶,为亲者讳,家族的官宦名人、奇才烈女都立传,而老祖宗做了坏事、不肖子孙触犯家规、犯法犯罪的就不写。有的丸例里就规定什么人除名、什么人出族、什么人出谱,为隐恶找一些名正言顺的“理论根据”等。这些都是封建糟粕,现在开发和续修家谱时应于扬弃,加以改进,与时俱进。

        盛世修志,望族修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思想解放,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已为家谱的开发和续修创造了条件。其一,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号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开发家谱资源,就是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研究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2004年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了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其中有一条是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项目大力支持。家谱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就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性项目。其二,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开发和续修家谱提供了可能。随着政府富民政策的不断落实,城乡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困难时期已经过去,这就为开发和续修家谱提供了物质基础。其三,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开发和续修家谱是人心所愿,民间修谱已蔚然成风,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以上这种大的氛围,为开发和续修家谱创下了先机。不给政府找麻烦,聚民间之财,续写家谱,前景可喜,树立新风,功德无量。